时间:2021/8/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昆仑山深处的领路人——走近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

“我想带领大家过上富庶、文明的新生活。”刘前东说。从新疆叶城县向南出发,崎岖的山道在巍峨的昆仑山间迂回。行至海拔米的叶城县西合休乡祖古塔石村,两侧壁立山崖中的一片台地上,一杆国旗直耸天穹。这里就是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连部驻地,属国家六类高寒地区,连部离场部公里,是兵团最偏远、最艰苦、海拔最高的连队之一。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前东,是这个深藏在昆仑山中的兵团连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常年坚守在这里,带领名各族群众守护着多个山口通道,管辖着16万亩土地和37公里边境线。

一句嘱托:与昆仑相伴

常年经受强紫外线,让刘前东显得比同龄人沧桑些。今年49岁的刘前东,曾作出过无数次选择。这些选择,大多与叶城二牧场有关。刘前东的父亲是湖北支青,母亲是上海支青,他们把一生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原牧场。父亲离世前叮嘱刘前东:“哪都不要去,就留在牧场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勤务员’。”年,父亲临终的嘱托,成了他留在牧场的坚定信念。他毅然放弃在莎车县牛肉面馆的生意,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年9月,刘前东被调到二牧场三连任连长。他父亲曾在海拔米至米之间的三连工作了8年。刘前东说:“以前学校放假时,父亲会把我带到连部。三连的环境太恶劣了,路不好走、周围都是山。”他也曾有过离开的想法,可一想到父亲的嘱托,再看看牧民们的生活状况,又决定留下来,想带领大家改变这一切。“这人来走访,有什么用呀?”“能解决得了问题吗?”“城里住惯了,早晚要走的。”……刘前东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最初不仅得不到牧民的信任,还有点被人瞧不起。但他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走访,了解牧民的生活困难,并竭尽全力解决,如果当下办不成,就记在心里,找机会再办。为牧民维修房屋、羊圈,剪羊毛、打疫苗、修路……从一点一点做起,刘前东慢慢地融入了牧民的心里,赢得了尊重和信任。年3月,他当选为连队党支部书记。

一份感恩:与群众相融

在叶城二牧场长大的刘前东,从小就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一起。小时候,他父亲因为工作不经常在家,家里有事,邻居都会热心帮忙。父亲病重期间,少数民族同胞也倾囊相助。在他心里从小就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数年来生根发芽越发壮大。三连山高路险,牧民进出极为不便。刘前东先是主动包揽了牧民需要下山办理的众多事情:给新生儿上户口、送学龄儿童上学、缴纳养老保险、医院、运送物资等等。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目前,三连儿童户籍登记率、入学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职工群众对连队工作的满意率连续多年保持%。解决了生活基本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带领大家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在入户走访中,刘前东得知三连部分群众存在草场纠纷,年轻牧民积极性不高,整体收入偏低。回到办公室后,他立刻召集“两委”成员研究,打破传统放牧模式,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生产模式,草场分片包干、大户带小户,提高了养殖效率。他还从外地引进牦牛和特色种羊,培育牧业经纪人、鼓励开百货小商品店、个体运输业、外出务工等多措并举,连队人均收入由年的多元增加到年的2.32万元。三连党支部真正成为了职工群众信赖的“主心骨”,“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生产模式也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全面推广。“让大山里的职工群众也能过上好日子”,是刘前东始终怀揣的一个梦想。年以来,他积极为连队职工群众申请补贴、救助金、帮扶金80余万元。在上级党组织关心支持下,如今连队职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通信条件也得到改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极大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刘前东和三连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心愿就是尽己所能帮助大家生活得更好,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刘前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他的梦想也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份责任:与初心相守

作为边境连队的党支部书记,刘前东的首要任务就是严守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公里的边境线虽然崎岖陡峭,但也要防止境外不法分子的侵入,以及境内可疑分子的潜出。8年来,刘前东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边境安全。“放牧就是巡边”成了他情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连的放牧点分布在大山里,为了解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刘前东必须在连队与放牧点之间的山路上穿行,或骑摩托车,或沿羊肠小道步行,几乎每个星期去放牧点一次,每次行程约20公里。一年要行走0多公里。母羊接羔,羊群转场、防疫,还有羊痘接种、口蹄疫防治、三联四防、小反刍等兽疫防控工作,他都必须到第一线去,一走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脸上、背上被岩石刮破皮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从马上跌落、摔断5根肋骨、在医院躺了48天的事情发生。由于山路艰险,马和毛驴经不住长途跋涉,为更好地完成巡边任务,他把注意力聚焦到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牦牛身上,可牦牛性子野,普通人很难驾驭。长年行走在各种各样的山路上,没有人比刘前东更熟悉这里的沟沟坎坎和在山间悠闲吃草的牲畜。“山路是五线谱,我的足迹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行走山路就像演奏一曲动人的乐曲。”对刘前东来说,行走山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是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刘前东组织连队全体党员刻苦训练牦牛的骑术。于是,以连队13名党员为主的高山牦牛巡逻队成立起来了。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刘前东利用巡逻队组建了“移动党支部”,巡逻队走到哪里,党支部就搬到哪里;党支部搬到哪里,给职工群众的服务就送到哪里。“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培根在《习惯论》中的一句话。刘前东在抓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他自己的“绝活”。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载体及平台组织连队党员群众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冬闲时,组织职工集中在连部学习党的惠民政策等;农忙时,带领连队“两委”成员分组到10多公里的牧点土坯房里学习;每年带头讲党课5次,每月组织开展丰富的“主题党日”不少于1次……通过学习,把党的声音传到每位职工群众,统一职工群众的思想,增强职工群众的“五个认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刘前东四处奔走,筹集余万元,在牧场三连老连部建立了党员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师市远近闻名的党建工作示范点。“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小事,没做什么大事。”刘前东直到今天还是这样说,他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传达着大山内外的心声和政策。他身躯并不高大,但是他在党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建起了一条血脉相连的纽带。他朴实无华,又挺立如山,就像大山深处的一道山梁,用无私的奉献和朴素的行为诠释着自己生命的价值,继续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全媒体记者奉正云)

来源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

马媛茹

责编

王俊龙

终审

庞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mushukezx.com/tmskshj/107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