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龟兹踏青 作者:陈新元(图片选自网络) 古龟兹踏青 杏花开时,踏青最美;旋风起舞,访古最佳。天山之南,大漠之滨,有古龟兹之地曰库车新和。塔里木大学与台湾静宜大学结为友好学校。我应邀参加庆典,又参加了《海峡两岸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讨会》后,与台湾游客座一辆面包车,踏青访古。讲丝绸之路不去龟兹故地是不行的。 一丛苍枝挤满了紫色的蝴蝶,春风一惊,落英缤纷,细看却是杏花;一袭美人头发,葱笼滋润,春风一掠,细看却是柳枝。清明时节,扬沙天气,春色迷蒙,如梦似幻。 台湾客人久闻龟兹大名,却不知其地。他们看什麽都新鲜好奇,指指画画,问个不停。客人中有几位教授,熟知中华历史。给他们讲龟兹一定要准确生动,不可让他们看轻了我这个老新疆人。 我特意携带《龟兹史料》,边走边看,按图索骥。一个史学工作者,出于职业思维,看到的不仅是古龟兹的大漠春光,而且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与生机盎然的今天的叠影。眼中是库车新和,脑海中却是古代龟兹。我边走边把感受说给客人们听。 古龟兹人多情 在去库车,新和的路上,巍巍雪山,浩瀚大漠,纵目千里,柳色生烟。这一切使台湾游客激动兴奋。我的故事开始了。 《龟兹史料》载:“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廓,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千所。人以田种畜牧为业,男女皆剪发垂项。王宫壮丽,焕若神居。”“土多孔雀,群飞山谷间,人取养而食之。” 台湾客人惊问:此地曾有过孔雀?我答有,《晋书》《魏书》都有记载。今日不见孔雀,却见一群群鸽子在蓝天翱翔;新和的老百姓养鸽子成了习俗,不知是否古代孔雀遗风。今日不见王宫,却见一栋栋新楼堀起,令人追思古龟兹的辉煌。 《汉书》中的龟兹王是个情种。乌孙公主之女赴长安学鼓瑟,汉使护送她归国时路过龟兹。龟兹王竟留下她并向她求爱,并立即派人向乌孙求婚,终成美眷。随后,夫妇又赴长安学习一年。汉宣帝赐其公主号、车骑、歌吹数十人。龟兹王返回又多次来朝,风靡西域的龟兹歌舞传入内地,千年不衰,至唐朝成为高潮。 情种太多,“俗性多淫”。玄奘《大唐西域记》载:龟兹王狂热信佛,外出求经,命其弟监国。王弟立即交给他一个封密甚固的盒子,说等你回来才能打开。国王云游一年回来,有人密奏王弟“淫乱后宫”。国王大怒,欲究其罪。王弟沉着冷静地说,请打开临走时交给您的盒子。国王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弟之阳具!国王大为震动。其弟说你出去云游四方,我知道会有人诬陷,“惧有谗祸,割势自明”。国王大为敬佩,让他可以随便出入后宫。佛教戒律虽严,人的本性难泯。好淫之风,王宫难免;以己之心,推测他人;庙堂之上,人人自危。故事的结尾是,王弟出城碰见五百头公牛,是赶去被骟的。王弟念及这群公牛将与自已一样“形亏”,突发善心,重金买了牛放生。不久,王弟阳具又“渐复其形”了!而且他自觉不去出入后宫了。 玄奘是严守戒律的高僧,记载这个传说显然是劝人相信因果报应,于是也顾不得有点“色情”了。 一则正史,一则传说,两者相叠,使人顿悟,多情是古龟兹人的本性!这是好事。情商高才有美妙绝伦的音乐美术! “我们今天不是讲情商吗?我们的祖先情商就很高啊!”台湾客人大为赞同,一车笑声。 通古斯巴西:唐代的石河子 石河子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战士们,在准噶尔沙漠南缘建设的一座新城,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标志。她是周围二十多个小城镇的首领。唐代的石河子叫通古斯巴西,维吾尔语意为“九城之首”,也曾是历史上辉煌的屯垦大城。 汽车出新和县城向西南驶去。柏油路变成石子路,石子路变成土坑路。扬沙落尘,大漠苍凉,远山恍惚,红柳茂密。好端端的太阳变成生锈的银盘斜挂幔纱上。是啊,老天知道我们访古心诚,挂出了通古斯巴西古城的埋藏千年的太阳! 红柳茁壮,尚未吐芽,满枝尘土,状若泥塑。人一碰,枝一弹,飞尘满面。一座残破的土城展现眼前。登上最高的一截残墙,遥望四野,顿时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感。残城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周长米。瓮城、马面、垛墙,依稀之辩。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经详细考证,称之“为龟兹大城之一,为唐城无疑”。此城为九城之首,其他八城遗址已全部找到,在新和、沙雅荒漠中。 出土文物显示,这座城是一座唐代屯垦戍边的首领之城。城外有古渠遗址,城中有大型粮仓、屯兵之所、官衙。其他八座戍堡沿渭干河古河道首尾相接五十多公里。龟兹是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史载:“安西都护府镇兵二万四千人”。《唐六典》记载公元年唐军屯田中“安西二十屯”,“大者五十顷,小者二十顷”。公元年,唐将阿史那社尔击败突厥,唐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移师龟兹,沿渭干河屯田。唐军一手仗剑,一手扶犁,有警杀敌,无警垦田,形成一支威镇西域的强大力量。不久,吐蕃犯河西走廊。龟兹唐军与中原唐军夹击,吐蕃败走。可惜“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河西陷吐蕃之手。不久,安西尽失。《资治通鉴.唐记》:吐蕃“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此。” 台湾客人站在残墙上感慨万千:遥想当年,此城官兵出入,车水马龙,领命出征,旌旗蔽空。转瞬之间,百年宏业,毁于内乱。王朝强,屯垦兴,丝路通;王朝衰,屯垦亡,丝路断。一位台湾中年人大声吟诵“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站在残墙上豪气顿生: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九城之首”;石河子是准噶尔盆地的“九城之首”;北屯是成吉思汗点将台下的“九城之首”;阿拉尔是塔里木河畔的“九城之首”;古龟兹尉头国的遗址上,我们建起了又一座“九城之首”一一图木舒克市!陈毅元帅畅吟:“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 我们高唱在西域回荡了二千多年的古韵长歌:屯垦戍边! 乐器曾被当兵器 新和著名的“乐器村”,引起台湾客人的极大兴趣。他们没有见过手工制造乐器。村庄精巧,新砖房一座连一座。随便进一家,主人忙着介绍乐器。都它尔、艾吉克、热瓦甫,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即兴弹一曲,叮咚欢快,笑声爽朗。院里杏花正旺,鸽飞甚欢。年轻姑娘骑着高级摩托车轻快驶过,长裙一扬,回首惊鸿一顾。 看着工匠全神贯注制作乐器,我突然想起,乐器曾被当兵器使用。《陈氏乐书》记载:笳管是羌胡发明的乐器,“羌胡龟兹之乐,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类胡笳而九窍,所法者角音而甚悲篥,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试想两军对阵,胡人突然吹笳管,中原马一惊乱了阵角,胡骑冲杀过来。这是多么意想不到的战斗啊! 但是,幸运的是中原将士把胡笳真正变为乐器,而中原马也闻声不惊了。《乐府杂录》记载故事:龟兹乐器胡笳传入中原,边塞军中风行一时。唐德宗时,戍边将军尉迟青演奏胡笳名气很大,后到长安作了大官。幽州也有一位名间艺术家麻奴,演奏胡笳技艺高超。但他心高气傲,有位升迁到长安作官的将军,临行时大摆宴席,请他演出,他竟然拒绝。可能是出场费少了点银子吧。那位将军托人传话:“汝艺未足称道者,殊不知长安尉迟将军冠绝今古!”劝将不如激将,一怒之下,麻奴来到长安暗访尉迟青。在尉迟青必经之处租了房子,专侯其路过时演奏胡笳。谁知尉迟青路过闻声毫无表示。麻奴干脆买通门房,假扮仆人,在客厅里吹奏名曲《勒部低》,汗流浃背。尉迟青听了说“何必费力”,接过胡笳,轻松吹奏。一曲终了,麻奴泣而拜服“幸闻天乐,方悟前非。”砸碎乐器,终身不复演奏。 我被自己讲述的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仰慕大唐人的侠肝义胆、荣辱分明! 走在乐器村小巷里,我对台湾客人说:当今世界,乐器越多越好!兵器越少越好!可惜,这仅仅是美好愿望。台海两岸,骨肉同胞,血浓于水,应该是乐器的交流越多越好,武器的对峙越少越好。 台湾客人惊望着我说,对啊!对啊!我接着话茬儿说,一个中国,不可动摇。谁要主张“ ”,那乐器可能变成武器······ 龟兹乐何曾亡隋兴唐 那天的民间歌舞表演安排在新和县城尤鲁都斯社区礼堂。维吾尔姑娘真美,小伙子真帅!主持人维吾尔姑娘身材优美,气质高雅,汉语纯正。节目富于民间气息,属原生态歌舞。把台湾客人看得眉飞色舞,掌声如瀑。 乐队有十多人。我喜欢手鼓,清脆响亮,点拨节奏,为乐队之魂。我也喜欢热瓦甫,音色浑厚,回音缭绕,动人心弦。我还喜欢唢呐,高昂激越,可喜可悲,情感直率。还有艾吉克,如鸟鸣空,轻柔明快;都它尔“大珠小珠落玉盘”。 《丰收麦西来甫》热情奔放,感染力强。小伙子、姑娘、老人,熙熙攘攘,笑脸映照,舞姿优雅。白须老者,舞步稳重;年轻巴朗,快捷刚健;姑娘旋转,长辫飞扬。观众激动,纷纷下场,身随乐曲,兴奋不已。《顶碗舞》头顶十几个碗,舒展大方,多姿多彩,曲终倒水,全场惊叹。 看着看着,我又走神儿:古人看到的龟兹乐是否如此美妙?白居易有“手应弦,心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这不正是《刀朗麦西来甫》的开场动作!“或踊、或指、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这简直是维吾尔现代舞蹈动作教程了! 台湾客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原生态的龟兹乐! 我对客人说,古人也有“极左思潮”讨伐龟兹乐。《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声讨胡乐“奢淫躁竟、举止轻飚”,而且作为封建礼制的标志之一服饰,也受到冲击:“非唯人情感动,衣服也随之变。长衫、戆帽、阔带、小靴,自号惊紧,争入时代。妇女衣髻,亦尚危侧,俱仓宽缓”,作者惊呼“形貌如此,心亦随之,亡国之音,亦由浮竞。” 隋炀帝酷爱胡乐,下江南时令乐队随行。当时有一精通音律的大师叫王令言,儿子是皇家乐队琵琶演奏员。他一听儿子在窗户外练习演奏胡乐,大吃一惊,说此曲必然风行一时,但告诫儿子:“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宫,君也。”隋炀帝果然被杀于江都。把隋亡的原因归于胡乐,未免太浅薄了。大唐强盛,朝气蓬勃。唐太宗时风靡一时的《破阵乐》“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这是何等气魄!何等慷慨豪迈!同样是胡乐,一个朝代骄奢淫逸,走向败亡;另一个朝代英气勃勃,走向胜利!有趣的是女皇武则天不但喜欢《六部乐》,而且听了鹦鹉喊万岁,叫人据此创作了《长寿乐》。当然,唐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引发“安史之乱”。又有人归咎他沉溺于《霓裳羽衣舞》。又是音乐惹的祸?! 音乐是人的感情的渲泄流露,舞蹈是“情发于中而形于外”。一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反映。你看新和农民的麦西来甫:“我的热瓦甫琴声多么响亮,那是装上了金子作成的琴弦;我们的婚礼多么炽热,因为心中燃烧着爱情的火焰……” 衣着艳丽落落大方的维吾尔姑娘邀客人入场跳舞了。台湾客人虽然动作有点生疏,但热情奔放,纵情挥洒,“人生能得几回狂”! 千佛洞滴泪泉 我对台湾客人说,维吾尔人谚语,为了爱情,巴格达不嫌远;不论路途多么遥远、汽车多么颠簸,千佛洞值得一看;不论看过多少泉水、听过多少山涧叮咚,滴泪泉值得一听。因为那里有忠贞不渝流传千古的爱情! 一听“爱情”,台湾客人们笑了。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屋达格山崖下,举目一望,心灵颤动:绝壁断崖,一个个石窟层层相迭,鳞次栉比,如蜂巢,似豹斑,规模巨大,令人惊叹。扬尘天气,阳光迷朦,山崖仿佛颤抖,石窟似乎呐喊。一脉葱笼流过山下,柳枝青黄,鸽翔蓝天,春色盎然。 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四大石窟中最西的、也是佛教传入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克孜尔”意为红色。已清理石窟个,记载了公元3世纪至13世纪的佛教、经济、民俗、文化、民族等珍贵资料,堪称古西域历史文化史的无价之宝。 我们跟着年轻的讲解员,拾阶而上。17号洞被誉为“故事画之冠”。站在石窟中听佛本生故事,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一个个菱形画从墙角一直排到顶上,每个画面都有一个生动故事。“杀象济囚”故事说,佛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遇见一队快被渴死饿死的囚徒,就说你们往前走会遇到一头死了的大象,可以吃肉喝血,拯救你们。佛变成大象从山上摔下死去,救了囚徒。“猕猴王舍生救猴群”故事,画面生动,令人叫绝。佛前生是猴王,猴群遭遇猎人追杀,逃跑遇山涧。猎人引弓欲发,猴王两臂抓住两岸树木,以身为桥,引渡群猴,它身上有猴子奔跑,体力衰竭即即将不支,却转脸焦急地顾盼稚弱的猴子。这幅画俱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猴王舍生忘死,关心猴群的拳拳之情,活灵活现,破壁欲出。佛本生的故事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已清理出六、七十种,比敦煌、龙门、云岗加起来还多,为世界所罕见。 在这里历史学家看到西域千年变迁史,美术家临摹“天衣飞扬,满壁生动”的飞天,民族学家解读丝绸之路上走过的一个个民族,民俗学家盯住一个个人的衣饰、神态、礼节、仪仗等,艺术家沉醉于歌舞、鼓吹、游戏、狩猎、杂技等,而佛教徒则受到佛祖的又一次心灵洗礼,禅心更纯。而我呢?我深深领悟了佛教的博大精深,深切感受到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也深为那些开凿石窟的佛教徒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所震撼。而我们仅仅看到了这座巨大宝藏的一个小小的菱角,也许更加震撼人心的发现还在今后。 石山沉默,石窟沉默,而我们的心在激荡颤抖: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 与石窟飞天为伴的是滴泪泉。小溪淙淙,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小鸟啁啾。溯小溪而行,空气滋润,泌人肺腑。脚下泥泞,杂草丛生,拂开枝条,探幽神泉。山坳尽头,数十丈高的石崖挡住去路,三面石壁如削,头上蓝天一角,如置身井中。布满苔藓的悬崖上滴落的泉水,如玉珠断线,叮叮当当,回音缭绕,情趣盎然。“啊!拥抱你,滴泪泉!”一位年轻姑娘张开双臂留影,声音回荡仿佛有琴弦余韵。此情此景,我恍然大悟:我从佛祖那里来,又回到了人间,因为有笑有泪、有恨有爱! 一千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滴泪泉的记载。古人来此,“采缀其声以成曲调”。唐代宫廷乐伎演奏的西域名曲《耶婆瑟鸡》,就是泉水之声的艺术升华。曲名即滴泪泉所在山名。传说古龟兹国王有个女儿,与民间男青年相爱。国王故意刁难,要那男青年开凿一千个佛洞表示诚心,才把女儿嫁给他。男青年勇敢进山,开凿石窟,开凿到九百九十九个时,力竭而死。公主赶来,抱尸痛哭,泪竭而亡。顽石被人间真情感动,垂泪成泉,叮咚千年。千年以来,无数情侣来此掬泉盟誓,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滴泪泉在石窟山下。我突发怪想:佛祖为何不保佑他俩呢?可能是佛教传入之前,他俩已殉情而去了。否则,千佛洞里一定会有精美壁画,主角是古龟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台湾客人对我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鸠摩罗什 台湾佛教兴盛,星云大师,闻名遐迩,但他们一行对鸠摩罗什不甚了解。站在石窟脚下惊奇张望。 我说,这位高僧实在太有名气了!《魏书》《晋书》《太平广记》《资治通鉴》等煌煌史著均有记载,而且非常崇敬。 鸠摩罗什,其父古天竺国人,极为聪明。将要继承世袭的国相,他坚辞不受,出家求佛。佛学精深,驶誉西域。龟兹王仰慕己久,请其讲经,聘为国师。不久,又把王妹嫁给他。鸠摩罗什出生成长在龟兹。幼时极聪慧,二十岁时,他讲佛学已是“四远学徒莫之能抗”。前秦王符坚久闻大名,“秘有迎罗什之意”。太史上奏说,有流星降临,将有大智之人入中国。符坚说,我听说西域有鸠摩罗什,莫非他要来?符坚派大将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饯行时叮嘱一定把鸠摩罗什迎送长安。吕光攻取龟兹国,见鸠摩罗什年轻,戏言为他娶妻。鸠摩罗什坚辞不受。吕光说你不能逾“父亲之道”。设宴灌醉鸠摩罗什,把他与龟兹王之女关于密室,强迫成婚。鸠摩罗什抵长安受到隆重欢迎。他潜心翻译佛经,为传播佛学做出很大贡献。 我与游客们前后环视,仔仔细细端详鸠摩罗什塑像。在我所见过的所有僧人塑像中,这座塑像最传神。正面望去,鸠摩罗什正兴高彩烈讲经说法,右手扬,右腿翘,神采飞扬,炯炯有神。史载:鸠摩罗什年轻时“为性率达,不拘小检,修行者颇共疑之。然罗什自得于心,未尝介意。”好一个我行我素,坚定自信的高僧!他的肢体语言已生动展示了他的率直性格。侧面望去,他低头沉思,如坐似跪,苦思冥想,酝酿着思想的火花闪电。还有,他通体黝黑,古天竺人就是这种肤色;他面容削瘦,佛经博大精深,非常难懂的梵文翻译成汉文,他耗尽心血,自然憔悴。 放轻我们的脚步,不要惊动这位古龟兹出生的伟大翻译家,他正在永恒思考…… 中华文化的长河源头有三:儒、道、释。有一脉清流属于鸠摩罗什。 台湾客人说,到了古龟兹才更加体会到中华文化根源是在大陆,佛教一支就行走在西域古丝绸之路,前有鸠摩罗什,后有星云大师。 大峡谷看山的相扑 大峡谷里有相扑?山与山也能相扑?是幻觉还是神话? 都不是,是我久久仰望,久久思考:怎么把大峡谷的形态和感觉表达出来告诉台湾客人?想来想去,居然对客人说你们知道日本的相扑吧!大峡谷是不是大山的相扑?现在不是讲究原生态嘛,相扑运动员显示的不就是人体的原生态?其动作寓巧于拙,一目了然,不就是力量的原生态? 台湾客人听了我的奇怪的联想惊奇地望着我,接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妙。 大峡谷的两座山就是两个大力士角力相扑。你看山体筋骨峥嵘,肌肤如铁,雨刷水冲,线条刚健。你再看入山口呈喇叭状,那是两力士拱手施礼;往里走忽宽忽窄,七折八拐,蛇行弯斗,那是两力士时斗时分,凝视对方,或伺机一掌,或腾挪移步,或叉手而立。 我们行走在两位力士的脚下,仰望他们巨大的原生态的身躯。脚下时有融化的雪水:莫非力士角力万年汗流浃背了?左山逼,右山退,硬把蓝天割成一弯新月。左山防护,右山举掌,不经意间那手指如风帆矗立,景点名为“一帆风顺”。还有一景点“天狗吠日”,两山角斗,步进退,拳交错,突然静止,阳光投影,腰带凹处竟显出一条黑狗影子,仿佛咆哮欲奔。那该不会是力士身藏暗器吧! 我们往里走了不到两公里,深为峡谷的原生态所吸引所震撼。每走几步,天在变,时如带,时如锯;山在变,突而峥嵘,突而温柔;形态在变,有如大象低头,有如骆驼行空;溶洞也在变,或者美人垂目,或者洞藏玉雕;最重要的是心情随遇而变,好奇、惊骇、遐想、兴奋,真是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剥去林木花草的外衣,山的原生态这么刚烈这么壮美! 最神秘是这条人迹罕至的大峡谷竟有一千多年前的佛教石窟!我站在三十多米高的悬崖下,仰望石窟,百思不得其解。悬崖是怎么上去的?峡谷是怎么进来的?冬雪夏洪,大峡谷与世隔绝无路可通,那些僧人如何生活的?而石窟壁画内容是什么?无数为什么构成了大峡谷的神秘。我们才走了不到两公里,才仅仅是大峡谷的十分之一,还有多少神秘等待发现啊! 年,两位维吾尔族采药人,用绳索攀上悬崖发现了石窟,报告当地政府“山洞里画了许多女人”。这一发现轰动龟兹故土并很快传开,并在短短几年得到开发,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出来大峡谷山口,回头凝望。一位台湾客人冒了一句:相扑结束了,它们赢了高兴了,在抱拳作揖送我们呢…… 作者简介 陈平,网名陈新元,新元。年元旦生于喀什伽师县,父亲为国民党四十二师骑兵团连长,参加九二五起义。本人年参加工作,在农一师,三师工作33年。当农工,测工,教师,新闻干事,宣传处长,文联主席等。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五十余万字。年调兵团史志办处长,兵团民协主席。参与多部师,团志,老干回忆录审读工作。年退休。曾参与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奠基西部》巜兵出南泥湾》巜王恩茂》等策划,接受采访工作。现居乌市。个人专著散文集《走过喀什》兵团史专著《拓荒者》纪实文学《大漠足音》《昆仑岁月》等。 往期链接: 陈新元 喀什遥聆上海涛 蔺玉武 在行走中寻找自己——读雪漠《匈奴的子孙》有感 梅香如故《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朗诵:温晓萍 秦一《这绝不是神话》——写在毛泽东主席诞辰周年之际 朗诵:风泉 晓光 色,寂寞 李新玲 石河子印象 中可 远方,冬天外一首 《丝路听雪》编委 顾问:熊红久赵光鸣孤岛赵英秦一 主编:心悦 副主编:潭影白梅 编辑:西北望隆回四海纵横 主播:温晓萍王丽楠贾安合马踏飞燕 周静墨志李新泉轻言细语、杨佳妮蝶儿 《丝路听雪》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刊原创作品,题材不限(诗词、散文、小说、篆刻、字画等)。现代诗歌3首以上,古诗词5首以上。散文千字左右,不限篇数。来稿请附字以内个人简介及本人高清照片3张。 2、投稿邮箱 qq.诚聘移动app后台开发寻常型白癜风图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mushukezx.com/tmskshj/12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