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中的枫杨树 谢家贵苗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和我的伙伴们最喜欢唱的一首童谣就是关于枫杨树的,童谣是这样唱的,“枫杨树、枫杨叶,枫杨树上下大雪……”,似乎这首童谣远不止只有这么两句,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只保留这么两句。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唱,也不知道这样唱有着什么意义,我知道的,我的祖母带她重孙子的时候,老态龙钟却又声音清脆的不停而又反复地唱着这么两句,就这么两句,祖母摇着摇篮,让她的重孙子在她重复的歌唱中甜甜地进入睡梦之中。对于在摇篮中的孩子,似乎只需要这么两句就足够了,多一个字就象多余的一般。因此,无论是从祖母那儿还是在村里村外的老人那儿,我都没听到过多一句的歌词,我不知其中会有什么奥妙,也无法理解童谣与枫杨树之间有什么隐秘的关连。多少年之后的今天,或者准确地说,就在做这篇有关枫杨树的文章时,我突然为自己不明白其中缘由和只知道这首童谣的两句而萌生了一丝遗憾。 对于我来说,枫杨树是我最熟悉的一样树种。我们家的房屋东头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就有一棵参天高大的枫杨树,可能有二十多米高吧,也就是说,把这棵枫杨树砍倒了,树梢会砸到我们的房屋。我们家的房屋是一栋祖屋,将近百年的历史。这棵枫杨树可能有一百多年或者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我们家的祖先选择在这儿时,枫杨树就已在这儿早早地扎下了根,而且已经成为一方风景了。也许祖辈选择建屋之前首先选择的是这棵枫杨树,把它作为屋场风水的参照物了。枫杨树立在山坡上,挺拔高大,茂盛无比。刚好把树荫投向浅浅山湾里的我的祖屋,还可以为我的祖屋挡风遮雨。后来我的祖屋周围又陆续搬来了许多人家,这个浅浅的山湾向枫杨树一样地兴旺起来。于是,这棵树演变成了小山村人家的神树,逢年过节的时候,山村人家祭奠祖先时,也不会忘记祭奠这棵枫杨树,后来竟有人家把这棵枫杨树当祖先一样地祭奠。我小时候常常发现树前有着明显的祭奠痕迹。据村里人说,大炼钢铁那会,村里人砍掉了好多好多的大树小树,但从来没人敢提砍这棵枫杨树的事。使得这棵树安然无恙地盎然生机地活到了今天。 村里人习惯把枫杨树叫做溪口树,它生性喜水,村里人特意将它一排排栽在溪旁,田边,免得雨水冲坏了田地。起着护佑山村和山民的作用,它的外形,有杨柳的飘逸,也有枫树的坚挺,它体现了树木家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特性。 枫杨树枝条繁茂,生长迅猛,十年时间,它就能长成几百斤重的大树。虽然枫杨树的木质太脆太粗,对于造房做橱没有什么用处,但用来菌养白木耳这种名贵补药,却是得天独厚的好基床。在木头上按间距钻起一个个空眼,塞进菌苗,再按时喷洒药水,过不了十天半月,就能长出一朵朵像白菊花一样惹人喜爱的大木耳来。 也有的地方称枫杨树为“元宝树”、“苍蝇树”,可能是它一串串的果子像一只只的元宝或苍蝇之故吧?枫杨树冬天落叶,春天长出新叶,四五月份开花、结果,一颗颗的果实连成串,向下垂吊。每颗果实中间椭圆状,两冀微撬,的确像一只只的小元宝或飞舞的苍蝇。果实成熟于夏天,从地面向上望去,密密麻麻挂在树枝上,像一串串翠绿的项链。枫杨树的果实从生长、成熟到落果,颜色从淡绿、翠绿到变黄、发黑,挂果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初冬季节树叶已全部飘落,而已经变成黑竭色的果实仍顽强地挂在枝头,直到霜冻来临才无奈地落到地上。 然而,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家屋边的这棵枫杨树不在溪水边生长,也不在潮湿的山弯里生长,它生长在山坡前,尽管缺少水的滋润,却依然百年不老葱葱郁郁地活着,丝毫没有衰老的迹象。夏天到了,枫杨树上趴满了吸树汁的知了,但“蝉鸣林愈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不仅不嘈杂,反而把树荫下低头吃草的牛羊们催得昏昏欲睡。我们也在知了的叫鸣声中,感受到古老山村里鲜活与年轻。 在我们的心目中,枫杨树下是天然的避暑圣地,其乐无群的游乐园。不管天气如何炎热,只要走进枫杨树下,就会立刻凉爽起来。最有趣的是,小伙伴们把一串串尺余长的枫杨树果子连接起来,结成圆圈挂在脖子上,戴在头顶上,或者把具有粘性的果子一颗颗摘下来,粘贴在脸上、胸上和手臂上,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相互展示、比试、追逐、戏闹。直到玩够了,玩累了,玩饿了,才各自散去回家。有的因来不及清理或清理不够仔细,身上残留着一只只苍蝇似的枫杨果子,少不了被父母一顿臭骂。可到了第二天,我们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汇集到枫杨树下,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在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没有玩具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枫杨林成了山村孩童们最好的玩乐场所。 童年的时候,我们只在这棵枫杨树下玩耍,从不敢伤害它。当我们要做喇叭时,就跑进没有村庄的大山里,砍下一根根枝条,用铅笔刀按螺旋形剥下一条树皮,卷成喇叭状,放在嘴里,“嘟嘟嘟——”吹着,嘹亮的声音,吹响了整个山村。 真正知道枫杨树还是近两年的事情,我从资料上才得知枫杨属胡桃科,别名有:大叶柳、枫柳、鬼柳、魁柳、平柳、麻柳、水沟柳、水槐树、水麻柳、溪沟柳、元宝枫、蜈蚣柳等。 真正接触描写枫杨树的文章,是苏童的《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那种神秘、梦幻甚至荒诞的笔法,简直把枫杨树描述得美仑美奂又神出鬼没。读着苏童的文章,又令我想起了有关枫杨树的那首童谣,那句“枫杨树上下大雪”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玄秘呢? 图木舒克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