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兵团之歌

新疆鲜章平

我从南泥湾走来井冈山记录着我的前世天山南北续写我的今生——题记

1

当红星照耀东方当一代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时此刻,一支英雄的部队却无暇享受胜利的喜悦战火的硝烟还在眉梢飘荡满身的伤疤和疲惫还没有痊愈忠诚勇敢的战士们打起行囊又踏上远方的征程这是一支充满传奇的队伍他们中有撒播“五四”火种的莘莘学子他们中有走过二万五千里的钢铁战士他们中有曾经翱翔蓝天的空中娇子他们中有曾经驰骋大洋的海疆卫士

他们中有黎明前弃暗投明的迷途者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此时又有了共同的目标广袤的新疆大地上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眸啊燃烧着一颗颗火热的心

大漠孤烟写不尽无垠的荒凉飞沙走石挡不住坚定的脚步丝路古道上续写着新的悲壮多少战士长眠在西行途中多少忠魂永驻在祁连山上在寒风和冰雪的肆虐中以前进的姿势凝固成永恒的雕像顺着坚硬的睫毛下那不朽的目光望去远方是广袤的新疆星星峡是一道门门里门外是不同的风景星星峡又是一道坎过了这道坎如同跳龙门的鲤鱼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向西,向西,向西哪怕羌笛声声

也阻挡不了玉门关外的滚滚洪流义无反顾地

流向西部干渴的大地

2

走着走着

这支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随着岁月的脚步缓缓前行

一个个年轻的身躯

加入到征战荒原的行列

从城市来到农村

从课堂来到荒原

青涩的眼神充满了向往

稚嫩的脸庞写满了坚强

人生的第一课

就这样在仓促中拉开了序幕

从此北京上海武汉…

这些曾经远在天边的神话

这些象征着大城市的文明

带着鲜活的气息

实实在在走进了兵团的土地

走进了战士们的生活

还有一群被称为盲流的人

被饥饿追赶着逃离家乡

他们听说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个叫做兵团的天堂

有着吃不完的白面馍馍

有着望不到头的麦浪滚滚

没有那么多崇高的理想

有的只是最卑微的愿望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就是这卑微的愿望

支撑着一群流浪的心灵

投入到高尚的事业之中

成就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3

这是一场比三大战役还要艰苦的战争

除了敌人,我们还要战胜自己

这是一条比长征还要长的路

先头部队已于年前出发

这是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马拉松

在天与地构建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智慧

投笔从戎的文弱书生

在这里意气风发战斗英雄在荒原面前再一次吹响冲锋的号角

兵团精神的内涵

是一个个军垦战士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完成的涅槃

信念是铁,缺铁就会贫血

创新是钙,缺钙难以站立

铁一般的信念火一般的激情

锻造出战天斗地的新材料

军垦第一犁

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每一个军垦战士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传奇

他们会用行动告诉世人

南征北战不是抽象的成语

在北风的叫嚣和寒流的围剿中

这群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版图的英雄

向着恶劣的天气

和荒芜的原野发起了进攻

这可是一场持久战啊

有形的无形的敌人

都躲在暗处虎视眈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面对困难战士自有战士的法宝

高射机枪的准星是多好的水平仪啊

三把步枪互相偎依着构成了新的组合

远山和近水都成为一道风景

高的低下头矮的踮起脚

大家都要站在同一个地平线

就像这支军队的口号:官兵平等

这样长出的庄稼才会获得丰收

坎土曼和十字镐能把钢铁一样坚硬的土地叫醒地窝子和干打垒收藏了多少浪漫的青春和爱情

也接纳了多少无助的灵魂和思念激情燃烧的岁月苦难成为人生最大的财富

乡愁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翻开每一个团场的史册

总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记忆

一个个气死牛的开荒记录

一个个战严寒的顽强经历

一个个斗蚊虫的“宝典秘笈”

一个个创高产的时代辉煌

一个个接地气的技术革新

寥寥的笔墨背后

蕴含了多少艰难的细节

多少年后的艳阳天回味那些月光下滚烫的汗水耄耋的老人眼里还闪着火花这是兵团战士永不忘却的骄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而那些历史传承的基因将在我们的血脉中源远流长

4

从低于地平面的吐鲁番到米之上的托木尔峰从祖国最西端的霍尔果斯到迈出脚去就是“口里”的哈密苍茫天地间亘古荒原上熊熊的大火点燃的不仅是荒草还有新中国的宣言和边疆人民的希望兵团儿女是绿色的种子是燎原的星火

把沉寂了千年的蛮荒改造

当岁月的雕刻刀

把年轮刻在军垦战士的脸上

有一种精神也刻进了历史的丰碑

六十多年的风霜染白了两鬓

也染绿了广袤的大地

时间是考验信念的唯一标准

几代人的坚守是历史的见证

在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二百八十万兵团战士就是二百八十万棵理想之树

把根深深地扎进贫瘠的土地在两千多万人口的海洋里他们是盐,是朝汐澎湃的灵魂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中他们是庄稼,是驱赶杂草的种子新疆大地因为他们的存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5

一顶顶没有帽檐的军帽

一件件没有衣领的军装

就这样从春穿到冬

瘦弱的身上补丁摞着补丁

这是世界上最寒酸的部队

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部队

节衣缩食为了什么?

是为了打破一个恶毒的预言

是为了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

看,在他们的身后

一座座厂房高耸入云

一个个奇迹伫立荒原

八一钢铁厂的铁水映红了雪峰

八一面粉厂的麦香赶走了饥饿

八一棉纺厂的纺纱温暖了新疆

八一糖厂的甜蜜流出了星星峡

......

“八一”,多么响亮的名字

一颗颗红星

从军垦战士的头顶升起

照亮了边疆的苍穹和山河

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和宏伟蓝图

“我们不仅能种出粮食,

我们同样能生产钢铁,还有石油…”

新疆大地的百年梦想

从这一天已经踏上征程

多少年后,我们仿佛听见

新型工业化的乐章里

还回荡着军垦人激越的鼓点

原八一钢铁厂全景

6

团是军队的番号场是农民的领地团和场的联姻奏响了了最美的旋律一个团场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

五湖四海的文化在这里集合南腔北调的艺术在这里开花

新疆是一个棋盘

兵团就是棋眼

一百七十四个团场

就是一百七十四粒棋子

金边银角的作用在这里凸显

每一个战士又是一粒绿色的种子

把黄褐色的大地

连成一片金黄的丰收

兵团又是一张网

师团连织就的天罗地网

锁得住肆虐的风沙

镇得住邪恶的暴徒

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

到处是兵团战士威武的身影

种地就是站岗

放牧就是巡逻

要有怎样的情怀怎样的心胸

才能唱出这世上最浪漫的赞歌

7

历史总会让我们记住一些人

王震、陶峙岳和张仲瀚

是兵团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丰碑

在广大军垦战士的心中

王震不仅是兄长是父亲

还是古道热肠的红娘

这个长着大胡子的男人

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

他使千万根红丝线穿越中国

天南和地北从此不再遥远

八千湘女和山东的河南的无数操着不同方言的淳朴女子带着梦想和信念融入这滚滚洪流温暖了一个个铁打的汉子温暖了一颗颗思乡的心灵

再贫瘠的土地也能生根开花结果

再寒冷的夜晚也能点燃希望的火花

陶峙岳是一位火炬的接力者

他接过了光明的种子

带着十万子弟冲破黑暗

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从此定格在新疆的历史上

这一天的阳光

从酒泉照射到新疆

照亮了前方的路

多少人,一辈子

就沐浴着这阳光顶天立地

像一棵白杨伫立在风沙中

张仲瀚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

这个从华北平原走来的革命者

这个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镇边将军

这个兵团事业的奠基人

他的马鞭一指,北屯从此诞生

他挑灯夜战,边学边绘

石河子便神话般地出现在西部荒野

半个甲子之后人们难以相信

这座世人瞩目的戈壁新城

竟然是是一位将军的杰作

更值得我们铭记的是

这位满肚子墨水的将军啊

在那个人妖颠倒的风雨飘摇中

使兵团成了文化和艺术的避难所

多少生旦净丑

多少“牛鬼蛇神”

成为军垦战士的座上客

在这里,落架的凤凰

依旧保持着奕奕神采

国粹五大剧种齐聚西部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8

有一天人们突然惊喜地发现启明星原来离我们如此亲近

艾青杨牧田歌蒋大为易中天鲍国安

多少闪耀在华夏上空的名字曾经和土得掉渣的军垦战士

近得仅仅隔着一口锅一个条田一个讲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是艾青满怀感恩之心对石河子的倾诉“我是青年——我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这是杨牧面对朝阳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当蒋大为高亢的歌声响彻神洲

当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挥洒自如

当鲍国安在《三国演义》中叱咤风云

相信他们的脑海里中,也曾

一次次闪现过军垦人淳朴的脸庞

和广阔原野里挥汗的身影还有那些曾经在连队简校的讲台上把我们引入知识海洋的园丁们竟然是象牙塔里流放人间的传道者这是多么幸运的奇遇呀中国历史的一段沉重记忆却给我们送来了人生中美好的相遇

多少军垦后代的人生

从此迈开走向文明的第一步

我们禁不住发出感叹: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

好与坏总是在历史的辩证法中轮回

9

三五九旅的辉煌不仅仅在南泥湾

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甚至无法确定

究竟是天山把这只英雄的部队分成了两半

还是他把南泥湾的精神撒遍了天山南北

但是我知道,在逐鹿华夏的资本市场

有一支序号为“三五九”的公司异军突起

在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海洋里

有一种名叫“三五九”的白酒红星闪耀

就在这南北呼应的世纪交响中

多少灵魂中烙着“三五九”印记的人

挺过了严寒和酷暑的考验

在风中昂扬在沙中扎根

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纳税是企业办社会是农民入工会人们眼中的“四不像”是兵团曾经尴尬的形象在历史蹒跚的前行中人类每迈出一步

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和市场接轨与命运抗争告别曾经的辉煌奋起二次创业这是几代兵团人无悔的抉择

10

“戈壁沙滩变良田”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日子在汗水里浸泡

理想在耕耘中拔节

当年歌声中的憧憬

一天天生动起来

宽阔的道路是优美的五线谱

林立的楼房是跳跃的音符

每一个音符里都写满了自豪

阿拉尔铁门关图木舒克…可克达拉

九座城市像九部厚重的大书

翻开每一页都能读到精彩的内容

师市合一是时代的创举

更是对兵团使命的最新诠释

司令员师长团长营长连长班长这是一个战斗的序列市长部长局长董事长总经理这是应对市场的格局在西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这个让世界为之侧目的特殊组织传承着两千年的历史使命始终不忘初心怀揣着理想在这片神圣的疆土上播种和平

就是这个伟大的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红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从井冈山到大西北

从年走到今天

新长征的使命永远不会终结

那一面面火红的旗帜

在时代的潮头迎风飘扬

作者简介:

鲜章平,男,年10月生,笔名榆杨,新疆作协、兵团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四师电视台总编辑,四师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业余编辑《可克达拉文艺》季刊。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无甚建树,只是在默默向前走着。多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50多万字,出版作品集《站在阿力玛里的土地上》、诗集《西部回声》(与人合著)、《热爱》等,发表网络小说《迷离》、《暗叹》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投稿须知

走进兵团建设兵团歌唱兵团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mushukezx.com/tmsksls/3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