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谨以此札记总结报告笔者一年来,南疆住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感悟。肤浅的体会和游走的思绪,若能对有感于南疆治理的同志和朋友,有所裨益于万一,则心慰矣。

文/行舟

序言乌鲁木齐的那场雪

12月10日晚开始,乌鲁木齐降下了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雪,暴雪三天,积雪厚度达到了46.3毫米。对于已经两百多天没有离开住村地、没有返回乌鲁木齐的人来说,这股寒流我也未能幸免。距离乌鲁木齐近公里,地处塔里木盆地北侧、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南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沙枣花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对这个小村子是罕见的,倒是沙枣花、杏花很寻常。清晨隔窗抬眼望去,白雪茫茫,遥远而又亲近的村庄,又多了一份静谧,窗棂上结晶的雪花晶莹透剔,还有一些冰凌茬子若隐若现。是啊,冬天来了,曾经从春天来走来,已过了一载春秋,春华秋实,已至冬藏,该到总结的时候了,该讲讲村里的故事了。

好多故事总是这样开头的,“很久以前,有一个朋友……,”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不是很久以前,而是近在眼前,就在此处此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维吾尔村庄的故事。

某日,老同学突然打“最近在哪?”

我当时正在工作组宿舍学习文件,脱口而出:“在‘棋眼’”。

老同学又问,在干啥?答曰:“在磨刀。”

老同学疑惑地接着问:“一切都很好吗?你到底是在下棋还是磨刀,还需要自己磨刀防身自卫吗?新疆形势这么严峻吗?”

无语,不在一个频道,新疆不是你想象得那样,还在冷兵器时代或者石器时代。

沉默了许久,我开始一本正经地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南疆是棋眼,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访惠聚”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访惠聚”是干部的磨刀石。

语毕,老同学会心一笑,“原来如此,那你可要好好磨啊,争取磨出一把宝刀,不要搞个剪刀出来了。

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刀不磨不行,磨好刀很难,这一年就是在南疆磨刀的一年,通过开展群众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去极端化”工作,来磨一把“四强三力”的落实之刀。姑且不说像古龙笔下的傅红雪那样每日拔刀万次,最起码也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在基层接地气,访民情、闻民声、采民风是前提和重要内容。那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棋眼磨刀听风吟”吧。

第一章巴山楚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最早知道巴山楚水,是入疆以前,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习唐代刘禹锡与白居易唱和的诗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知道的这个词汇。当时老师的解释是:“巴山楚水在鄂西北,人迹罕至,凄苦悲凉之地。”所以,当我年3月乘绿皮火车到巴楚,一出火车站,看到“美丽的巴山楚水欢迎您”,不由得皱起眉头,倒抽一口凉气,亲爱的巴楚人民,你们太直爽太耿直了!可爱的巴楚,我来了!

首先还是要把巴楚简要介绍一下。

巴楚,是巴尔楚克的简称。《西域图志》作巴尔楚克,《西陲要略》作巴里楚克。据《西域同文志》释:“巴尔楚克,全有也。地饶水草,故名。”维吾尔语称作玛热勒巴什,旧有玛喇巴什、毛拉巴什等不同译名,意为鹿首。汉为西域尉头国地,三国、北魏时属龟兹,隋时属疏勒。唐代为安西都护府下属的尉头州。元代属别失八里行尚书省,明代属东察合台汗国,后属准噶尔。清乾隆二十六年(年)设叶尔羌办事大臣,巴楚归叶尔羌管辖,清光绪九年(年)置玛喇巴什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光绪二十九年(年)直隶厅改设为州,称巴楚州,隶莎车府,下辖八大庄。年改设巴楚县,属喀什噶尔道,年属喀什行政区。年属喀什督察专区。年后,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年复改喀什专区,年后属喀什地区。

巴楚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周边与11个县市接壤,境内有兵团农三师8个农牧团场和图木舒克市,省道线、国道线、阿喀高速、三莎高速、南疆铁路横穿县境,是连接喀什地区南四县和克州、和田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内地经喀什进入中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巴楚县行政总面积2.17万平方公里,辖4镇8乡、5个农牧林场,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人口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万,非城镇人口29.万人,汉族人口1.万,少数民族36.万。

巴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叶尔羌河纵贯巴楚县公里,有3座平原水库,蓄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县地下储水量约2亿立方米。共天然草场万亩,各类林地余万亩,境内有胡杨林万亩。有天然野生甘草万亩、罗布麻67万亩。巴楚蘑菇年产50吨,罗布麻茶年产60吨。此外还有大芸、枸杞、沙棘、麻黄、黄花等多个种类的药用植物。巴楚石油、天然气、矾、钛、铁、萤石、花岗石、岩盐、铅、玛瑙、紫晶石、金刚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其中钒钛磁铁矿、花岗岩已探明储量均在2亿吨以上。

今日的巴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是南疆文明的“胡杨之都、文化之地、丝路之驿、美食之城、纺织之园”。巴楚属于上海市援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规划齐整的新城区、风光旖旎的水波胡杨,还有坐落在喀什河畔高达米的“西方明珠”铁塔,成为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

巴楚是一座特色小城,喀什河蜿蜒而过,道路主干道七纵四横,道路名称与乌鲁木齐市的街道很相似,有团结路、友谊路、迎宾路、人民路、光明路、胜利路、幸福路等。特别是新城区的道路大开大合,宽敞笔直,道路沿线是优美的梧桐树,还有色调一致的砖红色高楼大厦,在南疆的县城里是比较有名的,也是当年喀什地区城市建设的样板,多次召开全地区的现场推进会。有些时候还会听到一些议论:“这是刘喀生在任时搞的,这个人还是能干事的,就是不干净,可惜了!”是啊,党的干部岂能将功抵过。

每个城市是有生命的,因为地域、生态、人文、历史、发展、体量的不同,在演进中渲染出不同的底色或气质。巴楚的底色气质也许可以定位为维吾尔风情浓郁的边塞小城。小城故事多……

第二章沙枣花村

我所生活的村子有一个“杏花村”一样好听的名字,G村,不过不是杏花,是沙枣花村。名字的由来可能主要是沙枣树较多,这边很多村都是用自然地理特征来命名,比如临近我们的村叫开外孜力克村,维吾尔语的意思是棉花村。日常开展工作中,为了方便区分,每一个村子都编了序号,沙枣花村还有一个名字叫5村或者拜新奇(维语意为第五)大队。

沙枣花村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多来提巴格乡,维吾尔语为“国家公园”,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城东侧,距离县城2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2.53万人。

G村,维吾尔语意为“沙枣花园”,距乡政府4公里,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劳动力人,全村村干部7人,党员41人,“三老”人员5人,五保户7户10人,贫困户户,农村低保户户人。全村有大学生9人,大学生村官1人,村警1人,协警3人,民兵50人。全村耕地面积亩,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林果面积亩,主要种植红枣、杏子、核桃等。牲畜余头,其中羊余只。农民人均收入元。

沙枣花村在南疆属于平凡的绿洲平原小村,既不像高寒地区或者边境地区那样艰苦,也不是城乡结合部那种社情复杂、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的大村。小村子有4个村民小组,1组和2组较大一些,户数都达到了80户以上,3组和4组较小一些,在50户上下。村户之间多有宗族血缘或者姻亲关系,彼此沾亲带故,是个熟人社会。村里面99.9%是维吾尔族,还有两户汉族常住人口,一户是承包种地的湖南人老刘,一户是包工头河南人老杨,村里面还有一些候鸟式的民工,3~11月施工期在村里建筑工地揽活儿,以四川人、河南人居多。这些汉族民工与当地群众相处得不错,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他们彼此语言不通,但也不影响正常沟通,大抵对方的意思都能猜得懂。

这个村子是在自治区重点扶贫村,也是我们单位的包村定点扶贫村。不过坦白说,与我曾经到过的陕北等地山区相比,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简直就是“肥的流油”,人均5亩平原耕地,且不说在全国,在南疆都是比较高的,还有棉花、红枣等经济作物,还有家庭养殖,当然也存在用水难、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土地分配不均等问题。

第三章村里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村里面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自然是村委会大院。村委会大院占地约有30亩地,门口有两间医务室、两间民兵值班室。

进了村委会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葡萄架,多是木质的架子,条件好一点的村经过改造搭起了钢架子,镀上古铜色或者淡蓝色的油漆,显得更颇为高大上,架子两侧装有玻璃橱窗,通常用来进行政治宣传或者文化宣传。葡萄架既是一道风景线,也是夏天纳凉的好地方。

葡萄长廊的左侧是灯光篮球场,场边有台球案子,篮球、足球、台球在南疆深受欢迎,夏季精力旺盛的小巴郎子,深更半夜借着路灯,通宵进行台球车轮战是常有的事儿,在篮球场、足球场上更是乐此不疲。

葡萄长廊的右侧是菜地和果园子,菜品有辣椒、西红柿、白菜、黄瓜、葫芦、豆角等,果树有杏树、核桃树、野梨树等,我们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夏季大棚,想必是上一批工作组比较“嘴馋”,想吃“夏提前”或者“秋延迟”。

葡萄长廊的尽头是村委会广场,广场打过地坪,广场最中间是国旗杆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很多时候我们去其他村,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寻找村委会,一条捷径就是观察国旗在哪里。哪里有国旗,哪里就有组织,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就有党的干部。

村委会广场两侧还有工作队协调建设的体育广场,有高低杠、健骑椅、转腰器、漫步机、牵引器等健身设备,是村民特别是村里小孩戏耍的好地方,好多设备比城市社区广场的还先进,这也许就是后发优势吧。

村委会的建筑比较整齐,中间是村委会的办公室、多功能厅、村民图书信息中心、文体娱乐中心,两侧是工作组宿舍、餐厅、锅炉房。大院西南侧有占地近两百平米的村民活动中心,以及配套的小厨房。东北角则是村警务室和村民公共卫生间。

举行村民大会,组织大宣讲,多放在村多功能厅。村多功能厅的前身是远程教育室,可容纳人进行集中学习教育,配备有上海援疆办捐赠的远程设备,台式电脑、卫星电视,还有增配的投影仪一套,可以组织党团活动日学习、村民大会、双语学习、电影放映等。

举行割礼、办喜事,组织麦西来甫,多在村民活动中心,或者直接在村民广场举行。只要有音乐,马上气氛就出来了,要知道,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举行座谈会、“三位一体”会议,根据规模和场合,人多的时候在村民活动中心,人少的时候在村图书信息中心,工作组自身的例会多半在工作组餐厅举行。

说了半天,把家底全抖落出来了。说实话,南疆的村委会阵地建设,经过“访惠聚”工作的大力推进,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硬件配备在全国,即使不能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提并论,但与中西部地区比较的话,我们显然是优势明显、进步巨大。不管是人均办公面积、办公设施信息化水平(村里已经接通宽带,还搭建了WIFI,不少年轻巴郎子学会了蹭网),都一点不逊色。年10月份,中组部干部二局领导在喀什召开座谈会,就明确指出,新疆村一级政权的阵地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这是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

来源:最后一公里

-End-

扫描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mushukezx.com/tmsksls/5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