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转载请注明来源: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

来四十八团7个年头了,想要描述她的样子,得从第一眼看到她开始。

老公是西部志愿者,从他的口中知道了新疆有个生产建设兵团,有个四十八团,依靠只言片语无数次想象四十八团的样子。7年前5月的一天,下定决心来一睹真容。

坐上火车,从东到西,一路景色从繁华葱郁到逐渐荒凉,路过戈壁滩,一群羊在地上啃食着什么,可那里根本连草的绿芽子都还没看到呢,说实话,那一刻我打了退堂鼓,但来都来了,还是要看一眼四十八团。在通往团部的柏油路两边,大槐树郁郁葱葱,树梢拥抱在一起,洒下斑驳温暖的阳光,心中为之一振,希望又升腾起来。到了团部,吸引我的仍是树木,是高大的梧桐,旖旎的柳树,亲切的槐树,让我产生一种时空错觉,好像并没有横穿中国,就像置身在家乡的任何一个小镇。那时的团部还很小,平房很多,楼房很少。也有些楼房正在建设,那是保障性住房。那时还不曾想到保障性住房政策带给四十八团人翻天覆地的变化。男生宿舍是年代久远的土块房,有一个小院子,老公和同事们在小院种了番茄、黄瓜等蔬菜和一架葡萄。女生宿舍是筒子楼。

四十八团虽地处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但这儿是汉族占大多数的团场,大家带着五湖四海的乡音,与家乡的小镇并无二异。虽是兵团,职工平常也并不穿军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公领着我在团部转悠,大家都亲切地说:“小伏,带媳妇来了?”后来,我自己转悠,他们也和我说话,还知道我是谁,我就很纳闷,他们怎么就都认识我啦?老公说:“小地方人流量少,多个新鲜血液,还不快快的就认识了。”这让我感觉很温馨,有种乡里乡亲的感觉。我的工作已安排妥当,加上老公的悉心照料和同事们的关怀,很快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到了十月,老公说带我去看沙漠胡杨。从团部出发,驱车十几公里,来到叶尔羌河畔,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蓝天澄澈、白云悠悠、胡杨金黄、叶河倒影,黄沙漠漠连天边,波澜起伏状如海,似油画敌不过它绚烂,似诗篇敌不过它生动。爬上最高的沙包,看到团场就被这金黄金黄的万亩胡杨林怀抱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刻亲临其境,掩不住内心的激动。置身沙海,顿觉个人渺小如沙粒,世间诸般贪、怨、嗔、痴皆为过眼云烟。

谈完美景,再谈美食。新疆的美食给我的感觉是豪爽、管饱、味美。最具特色当属馕坑肉,不知是不是自己孤陋寡闻,在别的地方还没有看到过这样吃羊肉的。馕坑肉做法和我们家乡烤烧饼有点像,大块的羊肉,撒上孜然,挂在铁架子上,放在一个大火炉子里,盖上盖子烤。烤的肉表皮金黄酥脆,内里鲜美红嫩,味道不膻,吃上一次,念念不忘。大盘鸡也是一绝,鸡块金红油亮,土豆入口即化,配上拉条子面,那味道真是爽。“吃饱不想家”,有时候想家了,就去附近的毛拉乡吃上一顿,真可以减思乡之情。

听老军垦讲故事,原来的四十八团住地窝子,吃窝窝头,水塔失火,孩子掉地上用土筛,就是说气候干燥,连水塔都能着火,路上的土没膝盖,孩子掉地上,得用筐子筛。以前的条件多艰苦啊,几代军垦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才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近几年来,四十八团变化很大,别墅洋房,道路宽阔、绿化美化、游湖赏荷,边疆处处赛江南已不再是梦。

初来四十八团,远离父母亲人,远离故土,觉得自己像盆栽,从东移到西,突然失掉根基,生活是新的,人也像是新的,与从前的生活断档,与这里的生活还有点“隔”,因为不熟悉,一个人在家或是走在偏僻点的小道,都有点怕。时光如白驹过隙,七年已过,从前的小姑娘已为人妻、为人母,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现在很少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西部边陲,那点“隔”已荡然无存。

(侯英华)

信息来源/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

编审/谢家贵

责编/杨蕊

编辑/齐中昊

投稿方式/dssxcb

foxmail.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mushukezx.com/tmsksxw/1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