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雄浑壮美与绚丽秀美的南疆。作者自摄合成) (无垠的大漠。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喀什地区莎车县) 塞外孤垣,日落胡地,耳边瑟瑟,前路漫漫。 (老袁作) (西域日落。本照片年3月1日作者摄于喀什地区。南疆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有着我国最晚的日落,昼夜相等的3月20日春分的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21:30分左右,白昼时间最长的6月21日夏至的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22:35分左右) 大漠风尘日色昏,穷荒绝壁鸟不存。 南疆铁路身边过,丝绸之路万里骋。 (老袁作) (丝绸之路的列车。本照片年2月29日作者摄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南疆铁路是我国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空间载体,这条铁路规划将翻越拍米尔高原,穿过红其拉甫口岸连接巴基斯坦,直抵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瓜达尔港,成为中国北方通往印度洋的主要陆路通道) 写在前面的一些话 年2月底,我因为援疆建设规划的出差再次来到了新疆喀什,除了喀什城区以外,主要去了巴楚县和莎车县,这两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算上年以来的几次,我往来喀什与上海之间可能已经接近十次,比起年我自己写的《西域杂记——生活在别处》、年我写的《援疆两周年记——种下安定的种子》,援疆规划几年之后,对新疆喀什地区的所见所闻、所走之路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决定第三次执笔写下西域纪行的第三篇《大美南疆:雄浑壮美与绚丽秀美——西域丝绸之路再访记》。 (丝路细沙。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莎车县) 新疆,尤其是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对于没有去过的东部沿海的居民来说充满了神秘感,新疆是塞外江南还是穷荒绝壁?南疆是不是很缺水?南疆的维族与北疆有什么不同?南疆是不是很穷?援疆有成效吗?新疆的瓜果和羊肉是不是特别好吃?新疆的女孩漂亮吗......每次回来,都会被亲朋好友追问,其实,新疆到底怎么样?不同地域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新疆很大,袁某在南疆地区活动比较多,北疆许多好地方如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北疆仙境——喀纳斯、Windows的天然桌面——喀拉峻草原......我都没去过,仅能对南疆的丝绸之路沿线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性回答及站在我个人角度的思考,概况的讲,南疆对我国而言,是一个雄浑壮美与绚丽秀美共存的地区。 有人问,南疆是塞外江南还是穷荒绝壁? 老袁的回答,南疆穷荒绝壁面积大约占95%,塞外江南面积只占约5%,穷荒绝壁有穷荒绝壁的雄浑壮美,而塞外江南自有塞外江南的绚丽秀美,无论是沙漠还是绿洲,壮美还是秀美,都可以用“大美”来形容。 南疆的主体是新疆“三山夹两盆”中的南盆——塔里木盆地,然后坐拥着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90%以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穷荒绝壁,不是流动的荒漠沙丘就是干裂的戈壁。 塞外江南的景观在南疆的存在,前面说了,仅限于大约只占5%面积的绿洲地区,主要依托于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等,大部分城市和村庄以及后来兵团屯垦农场都聚集在这里及周边区域。“塞外江南”这个词,让我想起了一首歌《边疆处处赛江南》,也想起了我曾经去过的更贴切“塞外江南”的宁夏平原。 (湖映沙丘。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莎车县,沙丘有时候与湖水是共存的景观,就如甘肃著名的鸣沙山,其实南疆的这种情况多了去了) (绿洲日落。本照片年3月1日作者摄于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叶尔羌河流域的绿洲) 在南疆,绿洲可以说是略成椭圆的环形阵列分布,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东缘(包括喀喇昆仑山东北麓)、昆仑山脉的北麓是南疆绿洲的主要分布区,基本上都在这些山地高原的山前平原地区,属于高山冰川融水形成的内流河的沿线,有些土壤则是这些冰川融水历经万年冲积形成的冲积扇或者富饶的泥土。不过由于上游农业灌溉截留水资源的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著名的罗布泊在上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而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绿洲面积也逐渐萎缩,因此椭圆形阵列有向C字型阵列变化的趋势。(南疆绿洲分布示意,绿色的部分是南疆水资源较多的灌溉区域,图片来源:王静爱、左伟:《中国地理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页) 南疆主要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或天山的冰川,如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孔雀河等,最终汇入塔里木河,因此主要的绿洲也都布局在这些河流两侧。如南疆最大城市的喀什,坐落在喀什噶尔河沿岸;而莎车、叶城、泽普、麦盖提、阿克苏等,都离不开叶尔羌河的滋润;和田则是坐落在发源于昆仑山的和田河沿岸。 (拉锯。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莎车县,沙漠的前线与绿洲的边缘) 塞外江南和穷荒绝壁有时候并不矛盾,在绿洲边缘,会同时存在两种景观,沙漠的前线和绿洲的边缘就在你面前,沙丘并不听话,而白杨、胡杨、红柳等耐旱树种坚持着,呈现拉锯状。尤其是胡杨,金色的胡杨,金秋时节的叶尔羌河畔,亲身走入夏河林场或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的曲许尔盖村西侧,那片金色胡杨壮美而又绚丽的景致让人过目终生难忘。(叶尔羌河流域的金色胡杨林,非常壮美,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我们徒步走在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上,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湖水滋养的绿洲拉锯着,绿洲哺育着西域的人民,西域的人民如同胡杨和雄鹰一般顽强地生存着。 (草原雄鹰。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莎车县的湿地草原,硬派的维族兄弟) 有人问,南疆的维族与北疆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北疆的维族我接触的不多,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南疆的维族我接触的面还比较广,从维族干部到乡里的农民都有。只能说,南疆的维族面对的自然环境远比北疆要恶劣,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上的确更强,野外生存的能力更突出。(本照片年2月29日作者摄于伽师县,环境恶劣,穷荒绝壁,绿色无踪,不见飞鸟) 我所接触的南疆维族的老乡都非常热情,下乡调研有维族大爷要宰家里的羊来招待我们的,有送我们的现场采摘的葡萄品尝的,基层还是还是淳朴的百姓较多。 南疆虽然医疗条件有限,但长寿的老者也不少,许多老者甚至到90多岁还下地干活,我国年龄最大的老者据我所知也是一位维吾尔族同胞,可能和维族人的饮食结构、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恪守的宗教戒律等因素有关。(耄耋老翁。本照片年4月22日作者摄于阿克萨克马热勒,你相信照片上的这位维族老人已经岁了吗?) 按照当地维族干部的说法,越到基层越安全。出生于解放前的维族老人都对毛主席非常感念,这和西藏的情况是一样的,解放前为奴的,解放后翻身做主人的一代其实都是稳定边疆的力量。 另外,北疆哈萨克族人不少,大约有多万人,占全疆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北疆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北疆见到的少数民族未必一定是维吾尔族人,在阿拉山口或喀拉峻一带,甚至大部分都是哈萨克族人。 在南疆的话,少数民族中,除了与汉人外貌比较接近的回族、蒙古族外,维吾尔族占大多数,只有少部分是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喀什、阿克苏、和田等这些地区都是维族比例在全疆最高的地区。 有人问,南疆的美食怎么样? 一个地方的美食往往比一个地方的美景更有吸引力、更诱人。 过去,因为我有一位十多年的挚友从小生活在北疆,一众好友聚会的时候他都会露一手大盘鸡、手抓饭,当时尚未去过新疆的我觉得新疆的菜肴非常美味。之后的多次聚餐也会选择塔哈尔、耶里夏丽这般的新疆民族特色餐厅。 当我多次实地去过新疆之后,尤其是南疆之后,觉得南疆的美味真的是不负盛名,美味袭来,势不可挡。 南疆的美食称不上精致,但只要吃过一圈,回上海绝对是看不上江南的羊肉了,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羊。 一般来说,大快朵颐与回味无穷的烤羊肉串、面粉筋道与羊肉地道的新疆拌面、干香可口的烤鱼、入味三分的手抓饭等是南疆常见的美食。不多说,先上图。 (莎车县的烤羊肉串,油光噌亮,本照片作者自摄) (莎车县的新疆拌面,南疆常见主食,本照片作者自摄) (莎车县的烤鱼,其实巴楚县的更地道,叶尔羌河畔的传统制法烤制,本照片作者自摄) (巴楚羊肉抓饭,入味三分,每一粒大米都能尝到羊脂的味道,本照片作者自摄于年8月28日) (巴楚县的叶尔羌巴扎上卖瓜的摊贩,南疆因为日夜温差大加上砂质土,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不务空名,本照片作者自摄于年4月) 除此之外,我也要说明一道菜,大盘鸡,这道菜在南疆并不多见,至少不是民族特色的传统菜肴,而是后期由内地的移民根据各地口味在新疆创造的一道新名菜,在新疆建设兵团地区更流行一些。 有人问,南疆是不是更不安全? 确实,不能回避安全这个问题,安全检查、武装力量巡逻在南疆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不过我想说的是,分-裂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是两股力量,有区别也有交集,可能没那么简单。 所谓的疆-独分子主要是受过一些教育的中青年维族阶层,向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生活,乌鲁木齐不少中上阶层的维族居民据我所知很多都移民去了土耳其。 南疆城市里维族超市里的土耳其商品,也主要面向维族中产阶层。 另外,大部分东部地区的人觉得疆-独分子就是恐-怖分子,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恐-怖分子其实和向往土耳其这样伊斯兰世俗化国家的疆-独分子基本不重合,一个是伊斯兰极端原教旨宗教的保守主义者群体,一个是世俗化的民族主义者群体,当然,也有交集的部分群体,很多原教旨主义通过东南亚出境,最终目的地都是中东的土耳其或叙利亚,一般持有土耳其的假护照,利用恐怖主义来达到分裂的目的,这是最危险的。 (南疆的安保民兵,其实这样的民兵非常多,时刻警戒,还有一些轻武器、重武器以及武装人员的照片不宜公开,本照片年4月作者摄于巴楚县) 有人问,南疆的维族姑娘美不美? 肿么说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曾经描述过俄罗斯妇女的一个比喻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结婚前,身材是可口可乐的瓶子;结婚后,身材是可口可乐的罐子”。 不过,南疆年轻的姑娘皮肤白皙的不少,很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个美女,甚至只是一个摆摊的女子,毕竟在人种上接近雅利安人,年轻而又身材不错,长得比较洋气。 但南疆的美女未必一定是维族的,因为喀什地区还有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民族。据我个人的观察,我觉得塔吉克族的姑娘应该是南疆地区美女率最高的民族,可能和这个民族与古波斯人比较接近有些关系,更欧化一些。 (本照片年8月28日作者摄于巴楚县,一位南疆少数民族女子在巴扎上摆摊卖小吃,长相白皙秀美) (本照片年8月28日作者摄于巴楚县,一位南疆少数民族姑娘在巴扎上摆摊卖小吃,略有拍糊,实际还是比较清秀的) (本照片年8月27日作者摄于巴楚县,街拍南疆少数民族少妇) 有人问,援疆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怎么样? 援疆是为了维稳,为了提升南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6年来援疆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值得肯定的。不过我发现几个问题需要值得思考和警惕。 一、物质的丝绸之路与精神的丝绸之路 我国在搞“一带一路”向西,在西边,土耳其在搞“突厥走廊”向东渗透,哈萨克斯坦在搞“光明之路”对接欧亚,看似无缝衔接,其实各国也有各国的算盘。 我国的“一带一路”不能停留在基础设施的物质建设层面上,精神层面的丝绸之路建设同样重要。每每看到巴扎里维族同胞喜欢购买土耳其电视剧的光碟、有些饭店里播放土耳其的电视节目、超市里购买土耳其生产的清真食品,我觉得同属于突厥语系的维族同胞对于土耳其非常有亲近感,而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没有那么强的感觉。土耳其对新疆的觊觎,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叛乱,土耳其的“突厥走廊”可能没有什么基础设施建设,但文化渗透无疑是成功的。 不过话说回来,喀什如果未来有自贸区的话,和包括土耳其在内的中东联系倒也有天然的便利。 (本照片年8月27日作者摄于巴楚县,土耳其的商品在南疆很受中上层少数民族阶层的欢迎) (本照片年8月28日作者摄于巴楚县,最畅销的碟片还是民族特色的、地域特色的内容) 二、物价这六年来其实涨了不少 援疆六年以来,市场上许多东西的物价涨了不少,如我年来时,基本上2、3元一个馕,2元左右一根羊肉串、5元左右一碗拌面。今年以来这个价格基本上翻了一番,馕一般要5元左右,羊肉串基本也是5元一串,拌面大部分都超过10元了,这个价格对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南疆来说,其实并不便宜,要知道喀什地区的平均月收入也就在-左右。因此如果算恩格尔系数的话,南疆可能依然居高不下。 问当地人价格为什么涨了那么多?当地人也不太清楚个中缘由。我分析下来,一个与国家对新疆的大量投资有点关系,如当时年的四万亿投资,对国内的物价指数拉动是很明显的。另一个可能和不少汉族劳动力近年回到了内地,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如今在喀什,以建筑工人为例,一天的工钱也要元以上,与中部省份差别不大。 当然,这些若与东部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相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三、住了安居房又退回到原来生活的例子 援疆规划建了不少安居房,抗震的,也有独立的水电煤,大部分村民都住的很开心,很幸福。 (本照片年8月27日作者摄于巴楚县,住进上海援建的安居房内的维吾尔族大妈们,幸福洋溢在脸上) 但也有一些例外,年起不少维族村民改善了居住条件,但之后又有不少居民退了出来,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都有,因为他们觉得水电煤需要自己付费,而原先自己打井饮水、自己砍柴生火的日子对他们而言基础不需要额外的水源和能源支出。这些就需要别的方式来思考对策了,物业上的脱贫外,更需要产业上的帮扶。 (长河落日圆。本照片年3月作者摄于喀什地区,太阳落山的山的那一侧,就是通向印度洋的巴控克什米尔了) 有人问,兵团在南疆起到怎样的作用? 首先,了解新疆的人都知道此兵团不是战斗兵种,而是特殊建设兵团,有点农工商性质的社会综合体。 南疆的兵团主要有农一师(过去驻扎阿克苏,现在成立了师市合一的阿拉尔市)、农二师(过去驻扎库尔勒,现在成立了师市合一的铁门关市)、农三师(过去驻扎喀什,现在成立了师市合一的图木舒克市)、农十四师(过去驻扎和田,现在成立了师市合一的昆玉市)。这四座城市直属于总部在乌鲁木齐的新疆建设兵团,地位和地级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图平起平坐,都是南疆稳定的堡垒。 其次,我要向60年代以前的援疆支边知青致敬,无论他们来自四川、山东、河南或是北京、上海。 年代,内地数十万青年支援新疆建设,成为了知青的前锋,包括十多万来到南疆阿克苏、库尔勒、喀什地区的上海知青。据我所知,上海有10万知青支边,光上海知青在阿克苏就有5万人左右。 (上世纪60年代,团场职工与维族老乡在一起,本照片来源于《青年周末》) 在50年前的南疆,没有火车、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空调,只有土路、坎土曼和地窝子的年代,同样是东部来的青年人(许多甚至是未成年的初中生),那是受了多少的苦楚才能在南疆战天斗地,开辟出一片又一片的垦区。如今的农一师阿拉尔、农二师铁门关、农三师图木舒克、农十四师昆玉....都是那批兵团的青年人在60年代起逐渐开荒开出来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年的不少上海知青虽然已经从80年代起按照政策逐渐回到了上海,叶落归根,但他们大多已经60、70岁左右了。这些支边知青中,有的生活条件也不十分好,有的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用有限的财力将家安在距离人民广场32公里外的奉贤西渡等偏远区域(据民主党派年调查,西渡地区至少有人以上规模的新疆支边支内回沪群体,实际规模连带其他地区的知青,很可能不止1万人),那里虽然不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上海,但当时在奉贤西渡买房能拿到上海的蓝印户口,然后又能每天看到黄浦江,自然而然就聚集了不少支边回沪而在住房、户口等方面遇到困难的老知青,十分不容易。他们为了祖国边疆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有些付出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新疆,但社会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回报其实远比不上这一代的付出与贡献,向这一代支边支内的知青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推荐大家阅读一本描述上海支边新疆知青的书籍:《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这本书真实记录的这些人,从十几岁一同踏上去往新疆的支边路,就注定了将会有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悲喜和共同的命运。 再次向这一代上海支边知青致以崇高的敬意! 有人问,南疆怎么去?最值得去哪些地方? 首先,去南疆的话建议去喀什,从上海出发的话,推荐坐南航CZ或东航的MU航班。这两个航班均在乌鲁木齐经停一小时,一般从虹桥机场到喀什机场,算上经停的时间,大约需要花9个小时,路途遥远那是千真万确,要知道上海到加拿大温哥华也只是10个小时多一些而已。如果再到下面的巴楚、莎车、叶城、塔什库尔干等县,请再加上3-8个小时车程不等。 如果已经在乌鲁木齐机场,那可以选择的航班就更多了,也可以去阿克苏、和田等地区。 如果想坐南疆铁路的火车或自驾,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时间非常久,新疆毕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 其次,推荐的话,最值得去哪些地方?我就喀什地区稍微排个序。 1、喀什老城-喀什噶尔高台民居,你会有种穿越到中东的感觉。如果弄的好的话,喀什噶尔老城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 2、艾提尕尔清真寺,同样位于喀什老城,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没有之一。 3、香妃墓,对,就是《还珠格格》里乾隆帝的香妃,全名是阿帕霍加墓,北京有个公主坟,喀什的公主坟更有仪式感。 4、各地的巴扎,巴扎在突厥语系里指的就是市场,美食奇货一般都聚集在那里,这个根据个人需求来,不善砍价、胆小的那就不推荐了。 5、巴楚叶尔羌河畔的胡杨林,我亲身去过,每年的金秋季节,左手沙漠、右手胡杨,安之若素,岁月静好。 6、塔什库尔干看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的雪山,说实话,这个我国最西边的地方我一直想去,但一直没有去成,非常具有神秘感,《冰山上来的来客》讲的事情就发生在塔什库尔干。注意:有高原反应者勿入。 7、其他,其实对于爱探索的人来说,还有很多值得发现的地方,莎车、伽师、泽普、麦盖提等等,我在新疆认识的车友会的朋友能说一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阿克苏、库尔勒、和田同样也有很多好地方,限于篇幅,不逐一罗列。 (本照片年3月2日作者摄于莎车县,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与湖泊) 到南疆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安全第一:安全局势总体来说这几年保持稳定,但还是需要特别注意。 天气情况:干燥,润唇膏必备,女士防晒霜必备,沙尘暴在春季非常常见,经常延误飞机,3、4月份沙尘暴高频肆虐的季节坐喀什起降的航班购买一些延误险,很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的确不骗你,延误两三天都遇到过)。 气温情况:温差十分大,一天15到20度左右的温差是很常见的,春季的话往往早晚-5℃,白天15℃,夏天虽然白天热,但一旦没有太阳也会比较冷,在这极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十分必要。 尊重习俗:在南疆,记得一定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很多时候,食猪肉的汉族人太过随意。 商品购买:巴旦木、核桃、无花果干、杏脯、葡萄干等干货以及罗布麻茶是比较值得购买的特产,和田玉、银器、羊毛毯、木材等这些学问比较多,建议识货的朋友多看看。 高原反应:除了塔什库尔干的米以上帕米尔高原,或者你要登上天山、昆仑山之外,南疆其他地区基本上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写在最后的一些话 好了,感谢读完袁某这篇拙文的读者,作为《天袁地访》的春分号《美谈》其实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南疆非常神秘,我估计阅读完的读者中也未必会有一两个会真去南疆旅行,只是给诸位没去过的、有心没胆的抛砖引玉一下。 我希望,新疆永远是天朝不可分割的、雄浑壮美与绚丽柔美的华彩部分。 我希望,耐心读完本文的作者能够对南疆有所初识,对援疆工作有所知悉、对支边知青的历史有所了解。 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说起去新疆喀什阿克苏,能像说起去云南大理丽江那样向往。 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喜欢并订阅“天袁地访”白癜风医院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